中国城市和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在短短二三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讨论如何进行更新以让城市更适应人的需求时,我们不止需要关注当下,还需要去考察:城市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当这种剧烈变化刚开始发生之时,人们以何种方式和面貌,生活在自己的城市之中?
通过影像这一媒介,我们得以进入九十年代的上海,观察当年"中国第一商业街"南京路上的众生相,并审视当年普通上海人在市中心的居住困境。近日,在瑞象馆和上海外滩美术馆一起合作策划的活动上,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两位教师周明(城市摄影家)、林路(摄影理论家和策展人),对话二十年前上海都市摄影的现实状况, 现场展示了一批周明拍摄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影像作品。
以下是这场分享的节选。从这些照片上,我们看到一个熟悉而陌生的上海,那些城市里早已烟消云散但却刻骨铭心的历史事实, 这些令人过目不忘的生活场面来源于作者当年深入的生活体验和自觉的社会调查。
周明:今天我选取了一些90年代前期拍摄的作品给大家看,其实这些照片在拍摄完成之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理和使用,绝大部分应该是头一次在公共场合展示。
第一组照片拍摄的是南京路。南京路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商业街。在我的印象中,至今仍未看到过有哪个摄影师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用摄影的方式比较完整地记录这条商业街在九十年代的实际情况,,所以这组《南京路》是比较独到的。
虽说名字叫南京路,但实际上拍的仍然是人,是人们在商业街上各式各样的活动。现在人们把这种拍法叫做“扫街”,当然,扫街的时候,必须带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的南京路。车辆还可以通行,由于行人太多,所以加装了隔离栏;广告开始多了起来,但还是以国产的和上海产的为主。
南京路从来不仅是个商业气息浓厚之地。在这里,市井的喧嚣旁边经常可以看到人生的活色生鲜。
当时的南京路不像现在这样,基本上是外地人和购物者的天地,很多上海本地人也是常常会去闲逛和游玩的。
我并不想过多拍摄这条街上的商业设施,也不想简单记录人们的旅游观光或购物心情,我把焦点对准在芸芸众生身上,描写他们既把这里当街又把这里当家的那种感觉。
人们的行为其实是很有时代性的,试想一下, 现在的人们会不会如此坦然地在繁华商业街上拎着鸡或花圈行走,会不会如此享受穿着汗背心骑童车、吊着栏杆翻跟斗的乐趣。
我主要拍的是南京路,但和南京路交叉的路口附近,甚至后面的一些小路也有拍摄到,因为我认为它们都属于南京路的范畴。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会有自己的感想。
最早的证券公司曾经栖身在体育馆里,当时人们虽然还没弄明白证券公司是怎么回事,但这一新生事物一经问世,就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当时许多外地顾客用拷克箱装了钞票来南京路购买昂贵的奢侈品。
林路:这是一个变化非常剧烈的时代,从照片上看,已经有无数的事物消失和改变了,现有的街景与社会生活,其实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会迅速消失,摄影的作用就是能留住这些,要留住这些。
周明:其实我过去拍照的时候会刻意挑选那些比较“中看”的人来拍,包括穿着体面、相貌堂堂等等,但在现在挑选照片的时候,反而会选择那些不痛不痒的面孔。这些面孔更接地气,也更有人情味,虽然可能并不出色,但依旧非常动人。
随着时光流逝,有些镜头可能显得特别荒诞。以前南京路上的商厦里到了夏天还只是用电扇降温,到了九十年代初,有几个大一些的商厦率先装上了空调,于是有些老百姓就光着身子在门口蹭空调,当时有些营业员对这一情况十分无奈,但是他们也没办法阻止。
林路:大家可以注意到,他的作品中经常有许多对比的元素,包括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一些看上去好像很随意的动作或者景别,之中包含的情绪、意蕴就被周明敏感地捕捉到了。
其实南京路并不全是人们逛店购物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生活的窗口,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看到穿着睡衣、吃吃喝喝的人,唱歌跳舞的人, 谈情说爱的人,聊天发呆的人,甚至吵嘴打架的人。
大人和孩子都有自己的专属座驾。
上海也有过出租的“面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城市不是风景:南京路的变迁与上海人的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