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原创 > 邓文凭安般太极拳法 > 正文

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17 杨氏太极一百家(二)

第八章 杨氏太极一百家(二)
一  郑子太极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能做师徒者,皆是前世修来的缘份。杨澄甫有上百名入室弟子,而经其亲手指点者,不下千人。这就是所谓的杨氏第四代。在这千百名弟子当中,有几十人的成就可谓星星闪亮,在这些星星当中,后来又飘来一轮明光的月亮,这月亮就是郑曼青。
没有谁比郑曼青更聪明,郑曼青精诗,书,画,医,拳。人称五绝大师(是真的大师,非山寨大师也)
郑曼青学拳是因为体弱多病,服药不治,走投无路被逼无奈才练起了太极拳,没想到最后练成绝世武功,郑曼青在太极拳界偌大的名气不是靠别人吹捧而来,而是靠他的两支美人手打出来的。
讲起郑曼青学拳,可谓一波三折。这第一折是因体弱多病跟黄景华一起去叶大密的武当拳社学拳,学的应该是田绍轩的杨氏中架子。打下了一些基础,并练好了身体。第二折是1932年有幸成为杨澄甫的入室弟子,学的是杨澄甫的杨氏大架。这阶段郑曼青真正对太极拳下了功夫,也成了他的那些北方师兄的靶子,被推松了身架。第三折是受杨师之命再跟其师兄张钦霖进修,学内功,改拳架。这一折终于使郑曼青跻身于太极高手之列。
郑曼青是杨澄甫晚年的弟子,练的是杨师教的杨氏立体大架,郑曼青刻苦用功,打起来颇据功力。但张钦霖传内功时,顺便帮郑曼青把架子改了,立体大架改成了平面大架,张钦霖倒没讲什么立体平面,只是对郑曼青说,打太极拳一定要走着打,不能跑着打。郑曼青问,什么是跑着打,什么是走着打?张钦霖比划了几个动作,说道,我就是走着打,杨师就是跑着打,你练拳,只能走着打,不能跑着打。郑曼青再问,为什么杨师可以跑着打,我不可以跑着打。张钦霖说,杨师可以跑着打,因为他是杨师。你不可以跑着打,因为你不是杨师。
郑曼青按张钦霖的方法打拳,果然觉得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张钦霖是郑曼青的师兄,但郑曼青以师事之。郑曼青云,练拳两年以后,从无败绩。这个两年,就是跟师兄张钦霖学拳改拳的两年。
人们都说学拳容易改拳难,我觉得此话是大错特错。应改为改拳容易学拳难,太极拳就是改拳,学一生练一生,还要改一生,但要知道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抓住重点,否则就是瞎打乱练,跟做慢体操一样了。
还是那句话,没有谁比郑曼青更聪明,郑曼青打拳打的是平面架子,比手时却用立体方式攻击,李雅轩曾写过如下的句子:
郑曼青善于打一种摸准了后挺身进步将身攻击的打法,人虽小,有工夫,有胆量。所以对方虽其有备,亦被其打伤。
郑曼青早期的打法是要求在比手中要观的亲切,然后把自身的重量加冲量狠狠的砸向对手,郑曼青的物理学看来也相当好,这种打法需要的是精气神足。此时的郑曼青已经是脱胎换骨了。
李雅轩记忆动作的能力相当好,又是有感情念旧之人,只有从他写的东西能看出他们师兄弟的一些特长。
从李雅轩对郑曼青的称赞之语,可以看出,在三十年代末,郑曼青已成第一流的散打高手。
1949年,郑曼青随国民党来到台湾并定居台北,他身兼数职,(中华中医总会的理事长,宋美龄的国画教师等),但闲暇之余,郑曼青也在台北教起了太极拳,此时郑曼青的太极拳功夫,已是更上一层楼了。
下面一段文字摘自罗邦桢写的师门忆旧:
大约是在四十年的时候吧!有一天中午我从学校到曼师家,看见一位四十岁的访客,他面色红红的坐在曼师的对面,但两人之间并无酒壶或酒杯。叶秀挺师兄也在坐,我就坐在旁边。听那人和曼师谈论以前大陆上武术界的人与事,他一再赞誉曼师的武功,而曼师则一再谦逊。等到他离开后,叶师兄对我说,你失去了一个难逢的机会。原来那位客人也是位练拳手,在大陆时期罕逢敌手,曾同曼师的几位同门过手,均占上风,就以为曼师只不过如此,所以想和曼师试手。曼师立即答应后,并且很快地分出高低。叶师兄说曼师出手神速,干净利落,使对方不知何以趋落下风,而满脸红红的坐下。事后我问曼师,曼师说此人功夫不凡,可惜还是松得不够,如果能再松一些的话,他的功夫必更高,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在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哪一个月现在记不清了。曼师家那时已经移居仁爱路三段一条巷子里。一天我从学校去曼师家,碰到叶秀挺师兄及一位身材坚实的客人,他就是后来的黄性贤师兄,不过当时还没有同在曼师门下。他和秀挺兄是在抗日战争中打游击时的朋友,擅长白鹤拳,功力深厚,他听秀挺兄说起曼师的功夫,就要秀挺兄引见。当时曼师正和他谈话,我就坐在他旁边听。不久,曼师叫我和他推手,原来白鹤拳也有一种类似太极拳推手的手法,那时我刚练了两年多,平时虽也常和来访曼师的拳友推手,但这一次不像以往,撘上手后我发觉性贤兄的下盘极稳,所幸我能感觉到他手上的来劲,我推不了他但可以走化,虽然不是高明的走化。只是他不习惯不顶不抗的手法,所以我还不至于被他推出去。他问我练了几年,我说两年多,他不相信,停手后叶师兄也说我说的不错,练得不久,当时我不知他心里怎么想法,之后,他拜师后才跟我说不信的原因。不过当时他还是请曼师指教,只见曼师轻轻地搭着他的双手往前一按,他就腾足而起,碰壁而止,一连几次,停手时他就要拜师学习。曼师当时谦辞,并说你的功夫不错。但是他坚持要拜,曼师就说过些时候再说吧!过了些时日才被曼师接受。原来曼师要秀挺兄说明他的家庭及他的为人。可见当时拜师极不容易,比之后来之“有教无类”,简直是大相径庭。而不无百璧有瑕之憾,性贤兄入门后苦练太极,而且进步亦快,自然,翁为源(子川)师兄亦出力不少。数年后,性贤兄就去了南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发展,成就斐然。

罗邦桢是郑曼青在台湾的早期弟子,多有人称其为郑曼青的大弟子,罗邦桢后在美国教授太极拳,我有听人言,陈志诚架子高,罗邦桢架子低,陈志诚是郑曼青的跟班弟子,常住纽约,喜散手常同拳击手对打,故喜高架。罗邦桢架子低,是否又将平面太极打成立体?我无缘没看过罗的拳架,故不得而知。
叶秀挺最早去马来西亚传拳,一双铁手打遍马来无敌手,后定居滨城在滨城教拳。郑曼青的弟子中,尤以抗日英雄黄性贤功夫最好,黄性贤本是白鹤拳高手,在拜郑曼青为师后,太极拳成了黄性贤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黄性贤曾在台湾获推手及散手冠军,是届比赛,黄性贤弟子郑显器亦在不同体重级别中同样获散手及推手冠军。黄性贤后定居西马来西亚传授太极,黄后来因在擂台赛上大胜亚洲摔跤冠军廖广成而名声大振,黄性贤八十岁后仍在美国参加擂台赛获散手及推手冠军。黄性贤有松身五法流传于世,黄性贤是真正的职业太极拳师,黄每早醒来后首先默念,“我昨天还是不够松,我今天要比昨天更松”,在教拳之前,黄每天先要自练两个小时。黄性贤晚年功夫炉火纯青,同其推手根本无手可推,只要微触其肤,便会东倒西歪,站立不稳。
郑曼青在台湾教了一大批能推能打的弟子,在这些弟子中,又各具特色,有的能打,有的能推,有的精房中术,有的会作文章。
郑曼青在台湾教的是郑子太极拳而不是杨澄甫师的八五大架。郑子太极拳是郑曼青在湖南国术馆任教管时所编,郑氏在功夫上身之后,感觉八五大架重复过多,故将其筛减变成郑子太极三十七式,其特点如下:一曰“美人手”,手型若古典美人,手腕平平,手不露筋;二曰“不出手”,看起来只有手臂运动而无手动,手动身随,身动手随,动作非常有韵味;三曰“垂杨柳”,身体如垂杨柳枝,飘来荡去;四曰“四方步”,郑子太极拳步法奇特,步子较小,两足跟踏肩宽之正方形两对角,转身不动步,非常灵活;五曰“起脚不过膝”,如左右分脚动作,抬脚离地仅一市尺多一点,决无大陆之“朝天蹬”。拳打得轻松,秀美。堪称郑子太极绝学。(于志钧语)
郑子太极要求脊背竖直,我认为是一种进步,李雅轩打拳也是直脊,其实晚年傅钟文打拳也是直脊竖背,不同于杨澄甫的身略前倾。郑子太极的虚脚转身可能来源于早期郑曼青同诸同门师兄推手时喜用履劲的原因,郑曼青自云,朋履挤按得一履。对一般人来说,虚脚转身轻松易学,但杨氏传统的实脚转身每一转都是一次松胯练习。等你两胯松了以后你就会感觉到还是实脚转身好。郑曼青在同杨师学艺时,曾不分日夜,勤奋苦练。功夫出来后才觉八五大架,重复繁杂。太极拳练不出来极其正常,能练出来其实是业力的转换。郑氏也曾有过浑身筋骨关节剧痛的过程。不重复繁杂,何来惊世神功。叶秀挺在滨城传拳时嫌其稍短,曾将郑子太极拳加长。我认为,郑子太极拳,尽管是各派太极拳架中的珍品,但仍无法顶替杨氏八五大架。杨澄甫在太极拳练习谈中要求,练习拳架每天需七至八遍。换郑子太极,真下苦功,非日行三十遍不可。
郑曼青有出版中英文版的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但主要内容仍是郑曼青之前写郑子太极十三篇,出版郑子十三篇时,郑曼青曾前去找陈微明师兄写序,郑曼青进门先跪,行大礼于师兄,郑氏心中忐忑,改了老师的拳,不知师兄有见教否?陈微明好好先生,最会做人,温言软语,写序赞之。
《郑子太极十三篇》中第十三篇述口诀最为重要,文中言,曰松。澄师每日,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
郑曼青云,按松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
书中的体用歌亦写得极为精彩:我有一转语,今为知者吐,涌泉无根腰无主,力学垂死终无补。又云:身似行云打手安用手,浑身是手手非手。
郑曼青对中定的解释最佳:中需时中,定无常定。郑曼青在台湾教拳的拳社命名为时中学社,即缘于此。
郑氏在行拳四十年后曾云,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吞字用得不好,天之气可吸,可接,可引,可用,唯不可吞也,此时,郑氏是粗住的境界,十年后,郑氏再云,放下布袋,何其自在,是细住的境界。

瞿世镜的文章不可不读:(文章来源摘自网上)
郑曼青 (1901─1975),名岳,别号玉井山人、曼髯,浙江永嘉人。擅长诗、书、医、画、拳,人称“五绝”,深得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曾任上海暨南大学与美术专门学校教授,景华师曾向其学中国画。因患肺结核病,参加叶大密主办的武当太极拳社,与黄景华、濮冰如同学。1928年,杨公自宁来沪,郑曼青,黄景华、濮冰如等均请澄甫公指点,濮冰如因其父濮秋丞社会地位甚高,澄甫公来沪又鼎力相助,故首先拜师入门。郑曼青精于歧黄之术,太师母侯夫人患病,服其所开中药处方,霍然痊愈,澄甫公甚为感激。景华师练功刻苦,办事谨慎,担任守中师伯每日对练之“相手”,甚得杨公嘉许。故于1930年之后相继拜师入门,成为杨公人室弟子。由澄甫公口授,曼青师伯与景华师笔录,写成(太极拳体用全书),1933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除澄甫公本人之外,永嘉郑曼青与吴江黄景华均在书后版权页署名(作者及校者)。1935年,澄甫公自粤返沪养病,考虑到郑曼青与黄景华均为身材瘦小之书生,若无卓绝内功,难以在武林立足,遂手谕张钦霖大师兄回沪传授内功心法,兹后这两位后期弟子功力大进。郑曼青师伯与人比试时,善用太极长拳 ( 即快拳 )之滑步,上前贴身打短劲,虽然身材矮小,但发劲凌厉,仍可将人打伤。1939年,郑师伯至重庆任中央训练团武术教师,1940年至1944年,任教育部编审委员,参与编写(国术教材)。曼青师伯艺高胆壮,不但与各地武林名手切磋武艺,而且敢于挑战身高马大的西洋拳击手。郑师伯曾迎战英国军舰水兵拳击冠军,一出手即将对方击出丈外。另一次,在庆祝抗战胜利大型招待会上,郑师伯公开邀请各国使领馆武官比试,12名武官应声下场。郑师伯在倾刻之间战胜其中6人,另外6名武官自动放弃比试。郑师伯自此闻名遐迩。
    1950年,郑曼青至台湾定居,将杨式拳架删繁就简,共47势,沿用许宣平“三世七”历史名称,定名为郑子简易37式太极拳。在成功中学设立时中拳社,入门弟子有梁栋材、叶秀挺、刘锡亨、黄性贤、陈志诚、宋志坚、罗邦桢等。1965年,郑师伯游历欧美,传播太极拳及经史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1970年,在纽约设环球拳社,传授37 式郑子太极拳。晚年受聘于文化大学,回台湾教授<易经)。1956年,叶秀挺、黄性贤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授拳。1957年,陈志诚在纽约设武馆,擅长于散手。此后梁栋材在波士顿、罗邦桢在旧金山设馆。1976年,刘锡亨在台北恢复时中拳社,退休后由徐忆中接任。由于郑氏师生数十年锲而不舍的勤奋开拓,体用兼备之杨氏松柔拳法在海外广为传播。郑氏不仅参与笔录杨公<太极拳体用全书),又自撰《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英文版《太极拳》。郑师伯文武兼修,乃杨公后期弟子中之佼佼者也。

ˊ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17 杨氏太极一百家(二)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