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看世界 再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写给自己的博文 般若太极著
不想谈赌,所以说不赌就是赢。但因缘所至,好像不讲又不行。前两天看了聂卫平的博克,悼念藤泽秀行。原来秀行也好此物,老聂写的让人触目惊心,秀行嗜赌如命,债台高筑,甚至坐飞机时就希望飞机掉进大海。我虽二十年不再下棋,但仍记得秀行棋风华丽,前五十步天下第一。钦佩秀行的棋艺,斯人亦逝,自然谅解秀行的嗜赌如命,人本平等,也谅解天下所有嗜赌如命之人。
李博识的故事没讲完,李博识通过观照想蕴,行蕴。改变策略,由死缠烂赌变为小赌怡情。博识给自己规定一周最多赌两次,身上只带五百美金,输掉后绝不翻本,扭头回家。如果赢钱,只要超过一千美金,也立马收兵回营,以此为原则,李博识后来有赢无输,每月都有几千美金的入账。李博识真的开始赢钱了,但他首先赢的是他的赌瘾,在同赌瘾的斗争中,李博识占了上风,另外李博识本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会记。
有人说佛法是高级的心理学,此话不完全对,但也有道理。既然世界由五蕴组成,我们确实应静下心来,研究一下五蕴。比如有人骂你,你听到骂,是受蕴,知道不好,是想蕴,要反击骂回,是行蕴。受蕴,想蕴,行蕴的组合是识蕴,别人骂了你,你自然骂了回去。在这中间,有受想行识四蕴的自觉地运作。
但如果你能冷静下来,不要条件反射的反骂,受蕴之后,观照想蕴,分析对方骂人的动机,也就是对方的行蕴,然后再观照自己的行蕴,自己想干什么,想得到什么,如果回骂对方能得到什么?
以法国球星济达内为例,在那场关键的比赛中,对方的球员用肮脏的语言骂济达内的姐姐和妈妈,对方和济达内的姐姐妈妈并无怨仇,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想激怒济达内,济达内上当了,一头撞去,被红牌罚下。
双方球员的行蕴都是要取胜,为了取胜不择手段,济达内在关键时刻是复仇的行蕴起了作用。冲动后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做生意也是如此,了解对方的行蕴,对症下药,成功地机会会大很多。
人与人如此,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行蕴的基础是想蕴,想蕴由观念和妄念组成,这跟业力有很大关系。
日本人想跟中国人搞好关系,但好像这关系怎么样也搞不好,日本过去一直是中国最大援助国,谁也无法否定这是个事实。自1979年以来,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受援国:中国的外来援助中有66.9%来自日本。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了总额约达27000亿日元(约合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政府开发援助;从北京地铁、首都机场、中国电气化铁路约4600公里的改造、中国470个大型港口泊位中约60个等等均由日元贷款建成.日本人认为政府重点受援国定为中国,其理由不仅仅是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也为维护日本自身的安全和繁荣着想,和平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安定繁荣是十分重要的,日本希望中国更加开放和社会安定。
1979年大平首相访华时,正值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平即表明了愿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尽可能多的合作,从此以后就实施了政府开发援助。当然这的确存在日本国的谢罪心理。
不过,自小泉内阁在靖国神社问题遭至中国批评以及中国自身经济实力做大后,日本减缓了对中国经济援助步伐,转而扶植印度等国家。
中日关系在八十年代初的蜜月期后,关系每况愈下,也就是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也就是中国人越有钱,就越恨日本人。其实因二战的原因,东南亚各国除泰国外,无不从内心里对日本人恨的咬牙切齿。
这是业力的缘故。
八十年代由于中国急需资金技术及物质文明,所以日本的金援正符合当时中国人的最大行蕴。而今天当中国人民所拥有的物质文明达到相当程度时,行蕴已变,中国人想起甲午战争,想起二次世界大战,就不由得又恨起日本人。此时的行蕴已变成需要日人道歉,反省忏悔。偏偏日本人从不考虑到其他国家人民的感受,我行我素,改教科书,拜靖国神社。所以中日的关系只有越来越差。从这点来看,日本人真没有德国人明智,德国人真诚的道歉,赔偿。德国已与欧洲溶成一体。
因为地域不同的关系,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看不上日本人都很正常,但由于业力的原因双方在这方面的想蕴是非常的不同。在日人眼里,中国人是落后地区的无赖,不守规矩没礼貌,应该教训一下才对。在中国人眼里,日本人杀父杀母的仇人,是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应该杀光才对。不同的想蕴产生不同的行蕴。中日关系在几十年内因钓鱼岛问题有可能发生战争。日本人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如果日本人聪明的话,因将钓鱼岛主动交还中国。再讲十四亿声对不起。要知道,什么也抵不过业力。
扯远了,再回来讲我们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看这两句话: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佛陀曾说:「所谓『一切』,就是指十二入处(六根与相对应的六尘)—–【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这些就是『一切』。
我们常听说的六根清净里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而六根所对的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组成世界的一切。
我辈凡人,从早到晚,【色】、【受】、【想】、【行】、【识】五蕴迁流不定,不过是六根与六尘相遇后自然产生的欲望的奴隶。看到一辆好的车子,首先是眼睛一亮,是受蕴,这车子真好,是想蕴,有占有欲,是行蕴,看到美女,眼不由自主地看过去,要是能做她的老公多好,听到美妙的音乐,耳朵自然竖起,也是不由自主。我们是欲望的奴隶,也是自己感官的奴隶。
来看一段《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师徒们正走多时,忽见路旁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咤一声道:“那和尚,那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唬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行者用手扶起道:“师父放心,没些儿事,这都是送衣服送盘缠与我们的。”三藏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闭?他说教我们留马匹、行李,你倒问他要甚么衣服、盘缠?”行者道:“你管守着衣服、行李、马匹,待老孙与他争持一场,看是何如。”三藏道:“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他那里六条大汉,你这般小小的一个人儿,怎么敢与他争持?”
行者的胆量原大,那容分说,走上前来,叉手当胸,对那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甚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人道:“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那贼闻言,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和尚无礼!你的东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他轮枪舞剑,一拥前来,照行者劈头乱砍,乒乒乓乓,砍有七八十下。悟空停立中间,只当不知。那贼道:“好和尚!真个的头硬!”行者笑道:“将就看得过罢了!你们也打得手困了,却该老孙取出个针儿来耍耍。”那贼道:“这和尚是一个行针灸的郎中变的。我们又无病症,说甚么动针的话!”行者伸手去耳朵里拔出一根绣花针儿,迎风一幌,却是一条铁棒,足有碗来粗细,拿在手中道:“不要走!也让老孙打一棍儿试试手!”唬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被他拽开步,团团赶上,一个个尽皆打死。剥了他的衣服,夺了他的盘缠,笑吟吟走将来道:“师父请行,那贼已被老孙剿了。”
这段故事是个比喻,是说人的原神精气时时刻刻有六贼来偷,道家的说法是,要杀六贼,关六城门。人身为一城,城门有六座,眼,耳,鼻,舌,身,意。城外有六贼,色,声,香,味,触,法。(法指万物)
人不应做自己欲望的奴隶,也不要做自己感官的奴隶。
言不达意,只因智慧不够。越扯越远,不是佛眼看世界,而是阿邓看世界。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⑼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佛眼看世界 再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