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太极拳功夫的修炼层次
一 懂劲秤
太极拳功夫的修炼层次永远都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在李雅轩师的太极拳随笔里有这样的记载:先师杨澄甫先生曾说:古人练拳,是分四部功夫。
1. 练体以固精。即是练架子的功夫。在筋肉方面,使其增强弹力。在关节方面,使其增强活动。在骨骼方面,使其坚实,精髓充满。
2. 练精以化气。即是行功养气之功夫。使其饱满之精髓,化成充实之中气。
3. 练气以化神。即是养气藏神之功夫。在练得气足精满之后,再朝夕锻炼下去,即会发现神明的灵智。有了这种灵智,无论用之于任何事物,都可以达到适当之处,不独是打拳推手而已。
4. 练神以还虚。即是在静极默笃之后,养虚灵之功夫。在练出了神明灵智之后,又将它藏之于内心骨骼当中,含而不露,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什么也没有,然而在实际上,它是包罗万象的,无所不有的,无所不为的,无所不然的。如绢裹明珠,光泽内藏,能普照一切。
这应该是比较传统的说法。
郑曼青师对此问题的讲法比较特殊,在其经典的《郑子太极十三篇》中,别程序第十一里有如下叙述:
太极拳运动之大纲。有三,分天地人为三阶。
人阶为舒筋活血之运动。地阶为开关达节之运动。天阶为知觉作用之运动。次目有九。每阶下各系三级。
一阶一级,为舒筋自肩至手指。二级自胯至涌泉。三级自尾闾至泥丸。二阶一级,为气沉丹田。二级,气达涌泉。三级,为气达泥丸。三阶一级为听劲。二级为懂劲。三级,为阶及神明。是为三阶九级。
曼师的三阶九级定义,先是取决于练拳时的内气感觉,而最后又以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名句,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为基础定出。
我也曾写过邓注太极拳论,相比多数人视此文为太极圣经,我认为此文对学练太极拳者意义不大,后来发现持此意见者还有高壮飞老师。高壮飞老师讲得倒比较客气,高老师说,太极拳论不是教你打拳的,而是教你推手的。
但推手又岂是能教会的?你会打拳了,就会推手了。有些人一辈子不会推手,是因为拳打得不好。
懂劲这个词出自《太极拳论》,对什么是懂劲,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体悟都会下不同的定义。我初识懂劲是在学拳将近两个月时,尽管不到两个月,我在推手时已顶翻了不少英雄豪杰。而对懂劲的认识是基于一个特殊的因缘。
98年三月中旬,马来西亚杨氏太极拳总会会长林秋雅女士来泰。董振峰老师和我一直相陪。其间话题自然离不开太极拳,我亦同秋雅姐试劲,秋雅姐站一个小弓步,让我缓缓加劲推其双肩,我逐渐加力,最后用足全身之劲,却不能推动秋雅姐。我学秋雅姐,也站个小弓步,让秋雅姐推我双肩,秋雅姐推我时,并未用很大之力,但我已站不稳,只好后退。我要求再试,但还是推不动秋雅姐,轮到秋雅姐推我,又是应手而被推出。
我当时一直思考这其中的原因,我力气大过秋雅姐,为什么推不动她,而她却推得动我。我回家后,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我把他叫过来,站小弓步,让他推我胸口,小孩也将我推出。找了一个更小的孩子,还是能推动我。
按力学原理,受力点的受力方向和支撑点平行,当上面所受推力大于脚底的最大摩擦力时,受力者一定是被推出的。
但我为什么推不动秋雅姐呢?我再叫那几个小孩轮番推我,我试着放松,往下沉气,开始感到脚下能受力了。终于有的小孩子推不动我了。
一般人触力之后,紧张僵硬,所以一推就动。但练太极拳的人,如能放松,可将接触点的受力转到脚底。同样,有功夫的人出手时,可以将脚底的支撑之力,转到手上发出。
我再找到董师和秋雅姐,将我的发现告诉他们,并问是不是这么回事?董师说,对了。又说,别人一辈子不懂的东西,你两个月就明白了。说来巧,那天是我向董老师学拳整整两个月的日子。
我将懂劲定义如下: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得到的能将受力点的力转移到支撑点的能力,及能将支撑点的反作用力,转移到接触点的能力叫做懂劲。
懂劲应该可以用懂劲秤秤出,懂劲秤是一个测力器,测力器是很早就有的东西,比如测量足球员动员的起脚的力量,还有测量拳击手拳击力的测力器。都可以承受几百公斤的力量。
但懂劲秤不同,它最大的力量标度是四两,所谓四两拨千斤。人在推重物时,都会借脚底全身之力,但触轻物时,却无此能力,我们用全身整劲去摸懂劲秤测力器,显示的力越小就越懂劲。杨澄甫师说,真太极,拿人甚轻,而人不能逃。其实就是极其懂劲,用整劲摸到很轻的东西。据说,孙禄堂常常叫他的弟子以手触蚊帐来试整力,如果有懂劲秤就不用摸蚊帐了。
我也很想测测我的懂劲,可惜我没有懂劲秤。
真想买一个懂劲秤。
ó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成仙之路-安般太极拳法44 第十七章 太极拳功夫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