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原创 > 邓文凭安般太极拳法 > 正文

七大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

为什么说在五戒里,算是否犯戒时,必须具足:杀心、盗心、淫心、骗心,才能构成犯戒?因为这些心里的思心所,能够造恶业。若没有杀心、盗心、淫心等,则不构成犯戒,因为没有思心所可以造业。无论造善的或造不善的业,能够造业的就是思心所。因此我们说思是意愿,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思心所,才会有身、语、意方面的或善或恶的业。

      下面来学习第五个心所:一境性:巴利语ekaggatà,英文one pointness,意即心只取一个目标的状态。心一境性是把心固定于所缘,是心跟对象结合的状态。它的特相是不散乱。一境性心所的特相,是不散乱。作用是统一相应名法。表现为平静。在一切心里,都有这种心所,由于这种心所,心才能成功地取得目标、认知对象。心一境性,能够令心专一,执行把心专注于对象的作用。在我们修止禅,获得初禅以上定力时,心一境性心所,会变得很强,戒定慧的定,就是指这种心所。初禅有五禅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其中的一境性就是这种心所。第二禅有三个禅支,第三禅有两个禅支,第四禅有两个禅支,任何的禅那必定有这种心所。虽然这种心所出现在一切心中,但它对禅那所起的作用非常强,可以使心固定在目标上维持不动。了解一境性的作用,对佛法修行非常有帮助。

      从“一境性”的字面来解释:ekaggatà的eka是一个、单独的、单一的。“境”是所缘、对象。“性”是状态。我们培育定力很重要的是心要单纯,取的所缘(目标)也要单纯。为什么现代人,特别是社会经验越丰富的人,要培育定力会越难呢?因为培育定力,就是要让心单纯地固定在一个目标上,只要心稳固地定在一个目标上,就称为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要看大家的功夫了!什么功夫?定的功夫。在修佛法观禅的阶段,要观照很多的所缘(目标),心会比较复杂,但是修止禅(修定)要非常简单,简单到什么东西都不用想,什么东西都不用管,只是专注自己的禅修业处就可以。

      修禅定只需取一个目标,比如呼吸,呼吸是再简单不过的,我们专注呼吸,不用任何的造作,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够不够简单?如果心只是持续地觉知呼吸,不再想其他东西,这就是一境性。不想其他东西,只知道呼吸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这个就是定。同时,修定也叫修止禅。止是什么?《殊胜义注》中说:“令敌对法止息,为止。”心的敌对法,就是五盖烦恼,修止就是把心平静下来。用什么平静呢?取一个修行的目标——例如呼吸——心就定在那里,使心平静下来。心平静下来,这就是修止禅。五盖烦恼=贪欲、瞋恨、昏沉与睡眠、掉举与追悔、疑。心持续地专注在呼吸上,专注在修行目标上,这就是定力,定力就是这样培育起来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修止禅、修定没有其他的窍门,窍门就是“单纯”,什么东西都不想,什么东西都放下,只需持续不断地觉知禅修的业处,这就是定力。这个不是指平时生活中的昏沉与睡眠,而特别指禅修中的昏沉与睡眠。

      如果心一境性越强,定力就越强,心也越强,在平时做事情也越稳,不会浮躁。当他想要专注一样东西,用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成功率会更高。这个道理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个人处事越沉稳、越不浮躁,他做事就越定;做事越定,成功的把握就越大。佛法修行更是如此。正因如此,我们禅修先要修定,然后才修观禅。要断除烦恼就要修观,要修观禅就要先修定。虽然我们不是只为了禅定而禅修,但是修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它的目的是为了修观禅。佛法修行更是如此。正因如此,我们禅修先要修定,然后才修观禅。要断除烦恼就要修观,要修观禅就要先修定。虽然我们不是只为了禅定而禅修,但是修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它的目的是为了修观禅。

      八圣道的最后一个圣道是什么?正定!正定的定也是这一境性心所。另外,五根中的定根,五力中的定力,七觉支中的定觉支,也都是这种心所。可以看出,在佛陀的教法里,定是多么的重要。修行的三大支柱——戒定慧——就有一个是定,就是心一境性。因此,我们在培育定力的时候,要记得保持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心单纯地专注一个所缘不散乱,这就是培育定力的窍门。掌握这个窍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由淡然居士讲解。以上资料,摘自玛欣德尊者开示的《阿毗达摩讲要》。

    色法中也有一种命根,那是色法命根;这里讲到心所的时候也有命根,称为“名法命根”。名命根是维持心与心所的生命力,以使它们可以在其生命期间存在。假如没有命根,名法将在尚未完成执取所缘与认知所缘之前就灭去了,所以命根的作用是维持名法的生命,或者说名法的生命本身就是命根。

    名法命根的特相,是维持相应的名法(精神现象),即维持跟它一同生起的那些心理作用。作用是使它们发生,使它们拥有生命。表现是维持它们的存在。心与心所能够执行各自的作用,是因为有名命根在促成。
    作意心所——由巴利语manasikàra直接翻译过来。manas是意;kàra是作、造作。作意的特相,是指引相应名法朝向所缘(目标),即带领其他心所,一起面向目标。作用是把相应名法和所缘连接起来。现起是面对所缘。作意是能令心,转向目标的心所,通过作意,目标才得以呈现在心中。作意类似汽车的方向盘,类似船的方向舵或者舵手。

    作意能直接影响心的质量。作意可以分为两种——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正确的作意可以产生善心,错误的作意可以产生不善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以意门心路过程为例:我们平时的生活、日常作息,就是心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当我们接触所缘的时候,心通常会作出反应,表现在道德方面则称为善业或不善业。那善业或不善业是如何生起的呢?当我们接触到所缘的时候,首先生起一个心叫做意门转向,让心流从有分拉向所缘,于是带动整个心路过程的生起。
    意门转向心里有个心所叫作意。如果意门转向里的作意心所是如理作意的话,紧接着生起的七个速行心就是善心。为什么呢?因为意门转向心能把心流拉向对象。如果它拉向正确的地方,接着一系列心都是正确的。
    作意好比是开着一辆车的司机,这辆车比喻名法,车的主人比喻心。如果司机将方向盘摆向正确的方向,汽车接着走的路都是对的;如果司机把方向盘打错了,汽车接着走的路都是错。同样的,如果作意心所是如理的话,接着的速行就是善的;如果作意心所是不如理的话,接着速行都是不善的。
    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是怎样运作的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你遇到一个不喜欢的人,并且不得不要跟他在一起,不是冤家不碰头。当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即使没有对你作任何事情,你的心也会排斥他。因为你一见到他,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他过去曾经跟你过不去,曾经骗你、中伤你。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是不如理作意;接着你的心会对他产生排斥、抗拒,你讨厌他。由于不如理作意,我们认为这个人是不好的,于是很多不善心接连产生。
    假如遇到同样的这个人,但是我们转念想一想:其实这个人也很可怜,他整天都想着向上爬,自私自利,尽是在造不善业,由于不善业,他必定将在生死轮回中受无数的苦。假如我们这样想的话,将能生起怜悯的心、同情的心,这时抗拒、讨厌的情绪很快会消失。
    或者可以思维业果法则:我为什么会跟他在一起呢?这不是缘分吗?缘有顺缘,也有逆缘;有好的缘,也有坏缘;有善缘,也有恶缘,但这些都是缘啊。既然是逆缘,我们就承受吧!为什么会遇到这些缘呢?没有任何的事情、现象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原因的,这些因皆是我们在过去生造下的。既然是过去生造作的,现在遇到因缘成熟,我们就要承担,要敢做敢当!现在所承受的果报还不是由我们自己造下的?既然是自己造的,为什么不敢承受呢?当我们这样思维的话,就会明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业果思维,也是一种善心。
    如果这样想的话,速行将属于善心,因为我们知道因果,接受因果。如果排拒他、讨厌他,想跟他作对,这时候我们的心充满了不好的心念,生起的是瞋恚心。甚至别人根本没有对你怎样,只是你看他不顺眼而已,或者别人说话声音大一点,你就认为他在跟你过不去,人家压根没有这么想,只是你在自作多心。所以,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是可以改变的。
    由于不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恶的;由于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善的。在这里想讲一个《庄子》里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反省一下自己的心理。古时候有一个人,一天,他的斧头不小心丢了,他想:“这两天有谁来过我的家?对,邻居那个小孩曾经来玩过。自从斧头不见之后,这个小孩就没有再来我家玩,会不会是他偷的呢?”于是他去观察那个小孩,发现那小孩走路也鬼鬼祟祟,说话也鬼鬼祟祟,斧头肯定是他偷的。假如不是他偷的,那他走路、讲话怎么鬼鬼祟祟呢?他以前一直都来我家玩的,怎么现在就不敢再来呢?于是他肯定斧头是那个小孩偷的。
    过了几天,他到树林里去砍柴,发现原来他的斧头丢在树林内。于是他又回去观察那个小孩,结果怎么看都不像是小偷的样子。这个就是人的心理在作怪。如果不如理作意,很多东西都看不顺眼,很多事情都想不开;但是如理作意的话,很多事情都好解决。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心理?早上刚起来就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比如睡过头了上班迟到,或者回公司迟到正好被经理看到,结果在那一天整天都不开心,看什么东西都不顺眼,做什么事情都不开心。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们遇到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由于不如理作意,你的心对这件小事产生排斥,于是影响到你看其他东西、做其他事情都带着瞋恨心。
    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件好事,比如遇到一位很久不见的老朋友,或者他突然打电话给你,或者中了彩票,或者老板加薪水,于是感觉做什么事都很顺心、很高兴。为什么会有这些心理呢?这就是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如果想东西是往好处想,接着很多东西都是好的;如果想东西是往坏处想,接着很多东西都是不好的。
    在究竟意义上来说,不如理作意就是作意对象是永恒的、是快乐的、是自我的或者是圆满的,即常乐我净,接着生起的是不善心;或者认为有我、我的,这是不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都是不善心。如果作意对象为无常、苦、无我,或者生起业果智,这种作意是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速行都是善心。正因如此,佛陀在《巴利三藏》《小部.如是语经》说到:“诸比库,对于尚未达到而希望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的有学比库,我不见有其他一种内在的因素能如一种因素如此多的帮助。诸比库,此即是如理作意。诸比库,如理作意的比库,能舍断不善,培育善。”
    佛陀这一句话说到的是“有学比库”。比库是佛陀说法对象;没有完成禅修的目标,还在修行的人,称为有学。对于还没有达到最终目标,而希望安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意思是完全断除烦恼、证悟涅槃)的有学,也就是说还没有证悟涅槃,而想要证悟涅槃,还有烦恼而想要断除烦恼的修行人,在种种内在的因素当中,佛陀说,他没有见到任何其他的因素,能够像如理作意一样那么有帮助。
    对于外在因素,佛陀说是善知识,善知识是一个想要修行的人,最好的外在因素。内在的因素就是心理的因素,最好的、对修行最有帮助的,就是如理作意。正因如此,佛陀说:“如理作意的比库,能舍断不善,培育善。”如理作意就像方向舵,可以把你的整个心路过程,带向好的地方、善的一面;若作意是错误的,后面整个的心路过程,就都是错误的,都是恶的、不善的。
    因此,在培育善法的时候,或平时生活的时候,要清楚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要培育如理作意。也就是说:任何事情要往好的地方想,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去思维、注意。当我们遇到善的果报、好的事情时,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这只是我们的善业果报;经受诱惑的时候,要加强自己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我们所处的世间是不可能圆满的,由于过去的不善业随时都会成熟,因此我们经常都会遇到逆境、恶缘,做事情很难一帆风顺,做人也很难每天都开心,但我们可以通过如理作意,而做到每天都开心。
    遇到的事情可能是不好的,甚至是倒霉的,但是若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很多事情都往好的方面想,多培养业果智;如果有修行的话,多专注自己的业处;有观智的话,经常观照任何事物都是无常、苦、无我。这样的话,他虽然遭遇不好,但是内心却仍然在造善业。
    还有一点,业与果经常是绞结在一起的。现在遇到的果报,和过去世的业力有关系,但现在是造善业?还是造不善业?却决定在我们自己。我们不能改变果报,要来的就必须承受,好的要承受,不好的也要承受,无论顺缘、逆缘,都要学会接受。但是没有修行的人心理习惯是:好的生贪,不好的生瞋。好的就执着,不好的就排斥、抗拒,这是心的自然反应。如此,贪是不善,瞋也是不善。也就是说,你一天到晚都很难生起善心。
    由于善的果报成熟,你会遇到好的所缘,然而,你却因此而生贪心,造了新的不善业;遇到不好的所缘,心里生起瞋恨,又造了新的不善业,结果始终都在贪、瞋、痴里打滚。现在遭遇不好的果报,又再造新的不善业,这些新的不善业,在以后遇到因缘,你还会继续遭遇到更不好的果报。因此,我们的生活、这个世间是个因果网,这个因果网就好像打了死结一样,越打越紧,越结越牢。
    我们现在听闻到了佛陀正法,明白了佛陀的教导,我们就应当尝试去改变。改变的不是果报,对果报我们要学习承受,当你学会了承受就会有改变。当我们遇到好的果报时,比如现在有了钱,有钱是好的果报,然后用这些财富去做供养,或者印佛法书籍,用自己的财富去做功德。如此,你既承受了自己善的果报,又用它来造更好的善因。
    无论遭遇到好的、不好的,知道这都是过去所造的善、不善业的成熟,这是业果智,生起业果智也是在造新的善业。纵使遇到不好的缘、不喜欢的人、不如意的事,我们也可以造新的善业。例如遭人恶意伤害,我们应对他生起同情心:他在整我,我虽可怜,他更可怜,因为我只是在承受,他却在造新的恶业。如此,你在承受不善果报的同时却能生起同情心,也叫做悲心,悲的意思就是怜悯,悲悯心是一种善心。
    如果遭遇不好的所缘时,我们可以思维:其实这是对我的一种磨练。佛陀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遭受的磨练更多,我们这些算得了什么?既然我要学佛、要解脱、要证悟正觉、证悟菩提,就要向菩萨学习。我们要学习忍耐,菩萨应圆满的一种巴拉密就是忍耐,这是在积累菩提资粮,何乐而不为?我们要向菩萨学习,就要依法而行。当你生起这样的心念,那么无论对那些再难忍受的东西,你都能够承受下来,这也是一种善心。
    所以,如果我们习惯性地让心追随着自己的习性,不管我们的果报是善或不善,则生起的都是不善心,因为这是不如理作意的。如果我们如理作意,无论遇到善的或不善的果报,我们都在积累善业。所以,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的区别就在这里。正因如此,佛陀说:“如理作意的比库能够舍断不善,培育善。”学阿毗达摩有一句话很重要:“果报如此,速行可变。”这句话是说:我们每天所承受的果报是这么样,很难去改变,但是速行却可以改变。怎么改变呢?关键在于如理作意。
    我们现在的果报,是善的也好,不善的也好,我们要学习承受。但是在承受果报的同时,心黏着或排斥,生起的就是不善心。如果我们能跳出这一个框框,认清所缘(目标)的本质,认清身心的本质,认清世间的本质,认清业果之间的关系,这样经常地如理作意,则生起的速行心,都是善的。如此我们每一天都可以积累善业,每一天都可以修善。

                        本文由淡然居士讲解。谨以感谢。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1c922f0100dxip.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七大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