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原创 > 邓文凭安般太极拳法 > 正文

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31 邓氏科学安般守意

邓氏科学安般守意修仙法(续1)

二 随息

1)粗随:进入相随的境界是可喜的,对大多数来人说这是较难逾越的关卡。古人修安般念认为只要进了随息的境界,之后成功的机会就很大。对练太极拳的人来说,出现腹式呼吸就是很好的事情。但对修道者而言,一定要到随息的程度才算告一段落。那么随息的境界是什么样呢?

可以把呼吸比做一匹马,风做的马,看不见摸不着。在数吸最初时对呼吸的感觉很小,所以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次数上,我们数息的数就好比马上的缰绳,我们是靠这缰绳来控制这匹马,所以在最初时,一定要数息。当数息有了一定功夫之后,身,心,息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放松。这时,呼吸会慢下来,由普通呼吸变成了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还是马,只是由小马变成了大马,这马比之前的小马要好找,但它也不听话,要人来训,训时还是靠这勒马的缰绳,没有这缰绳马就跑了,所以还是要数。训马就是要跟马多接近,就是你要多练数息观。

训马的功夫到一定程度,你就可以稳稳地骑在马上了。也就是你可以轻轻松松地就把意念放在呼吸上了。随着功夫的加深,打坐时呼吸会自动放缓,如果你的呼吸慢到每分钟三次,基本上意念就会随着呼吸进进出出,就进入了随息的阶段。

再讲讲为什么说安般念是最好的太极内功。练安般念出现的腹式呼吸,跟杨门二轩及练八卦掌的刘孙二君讲的深长的腹式呼吸是一样的东西,只是把息调出来后再跟武功结合也需要一些时间。我不走圈,但走猫步,我走了八个月,肚子就放下了,不收腹是第一步。走了十一个月,肚子开始起伏,腹式呼吸来了。十五个月肚子起伏减少。就是孙先生讲的内功的第三步。我是先练呼吸再走步。如果用一年的时间坐出腹式呼吸,再用两年的时间跟武功结合。你三年可能就走完了别人三十年的内功之路。三十年长吗?有多少人练了一辈子一点东西也没练出来。太极拳也是如此。我练了一年后肚子放松下来,之后不久动作和呼吸就可以配合了。

另一个问题练太极拳一定要尾闾正中。李雅轩说,尾闾正中神灌顶是练太极拳最重要的规则。田兆麟云,太极拳一举一动,皆要尾闾中正。但能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做到百分之百尾闾中正的,一万个里绝对出不了一个。但如果你打坐坐到随息的阶段,你打拳时尾闾就基本是正的。

还有就是练安般守意,出现腹式呼吸后,脾气很大,听不得不同意见。肚子大度量却小。也吃不下东西,我在出现腹式呼吸后很长时间只能吃素,一吃鱼吃肉就生病。有些人迷信辟谷,其实我辈凡人不吃东西是不正常的。是四大不调的一种表现。佛陀是不吃素的,只是说不吃不净肉。练太极拳后变得什么都能吃,一阵阵有时会吃得很多。这本身是对身体的调整。有人练气功是为了健康,我练过各种各样气功,最后回来练太极拳,觉得还是太极拳对身体最好。我甚至觉得如果我不回来练太极拳,可能练不到随息的境界。

数息是要质量不足数量足,随息就要注意提高效率。一般说来随息就不用数了,只要把意念随着呼吸就行了。但在粗随阶段,对于心散乱者,仍可接着数下去,刚学会骑马,还是不要丢掉缰绳的好,我有朋友和我的一个学生都一直数到了止息的境界。

提高效率是指利用相同的环境,比如定时定点来创造条件反射的效果,一上座就很快进入角色,其实这也是区分数息与随息的区别。安般念是一种心,息并练的方法,调心寓于调息之中。中国人喜欢把练内功分成,练精化气,练气化神和练神还虚三阶段。如套在安般念上,数息就是练精化气,随息就是练气化神。

什么是神呢?在这里神就是定力,有些人打坐,打了几个月说找不到定,就不打了,其实定不是那么容易得的。要先攒一点定力,定力多了才能知道什么是定。

在人的心中有一个心所叫心一境性。我们打坐就是要增强这心一境性,也就是增强排除杂念专注目标的能力。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是专气致柔,但婴儿是最没有神的。也就是最没有定力的,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从这一点来看,练气不如修定。其实成仙成佛,只需定中求。服气炼丹只能是巫道层次。

其实呼吸慢到每百息三十分钟时就有随息的味道了,《大安般守意经》称随息为相随。此时主要看你的福慧够不够,如生病或太太要求每天做爱,可能会耽误你的功夫,如没有什么魔障进步就会比数息阶段快一些。

尽管是粗随,对呼吸的感觉也清楚了很多,这时要关注呼吸,然后利用在太极拳里学来的松,把呼吸松掉。放松呼吸。呼吸就会越来越慢,从每百息三十分钟到三十三分钟,再慢到三十五分钟,三十八分钟,到四十分钟,每分钟呼吸两次半为标准细住呼吸,此时粗随阶段完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31 邓氏科学安般守意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