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原创 > 邓文凭安般太极拳法 > 正文

成仙之路-安般太极拳法62 狐仙与拳架的顺序

四 野狐大仙太極架
先交代一下什么是野狐,什么是大仙.
安般太極拳法將练习内功的人分为四种。一,极敏感者,一点就通。二,较敏感者,不用很努力就出功夫。三,需精进者,要努力精进才能出功夫。四,不敏感者,此生练死也不出功夫。
这四种人在练习太极拳时会显示极为不同的个性.
一类和二类都是内功敏感者,但其中有些人只对内功敏感,对拳架极为不敏感.他们学拳架会比别人困难,也很难走出正确的姿势.但当他们把拳学好后,一定会把拳架打走形.这种人叫大仙类.
我身边就有很多大仙.我在般若太极10里曾讲到一位尹达非先生.这尹先生就只对内功敏感.真的敏感,我两个多月前遇到他,坐一趟地铁,快分手时,他说,阿邓,我给你测一下,他闭眼不到一分钟,然后说,阿邓,你最近练功练过了一点.你要调整一下.他说对了,那阵我有几天真的是坐得多了一点.我也知道,但我太贪了,不想减量.结果第二天就大病起来,接着是内热咳嗽,之后两个月不能正常打坐,还好,太极拳照打不误.这位尹先生够灵的,可是他学动作就一点天分也没有,他曾要求我教他二十八式易筋经,那些动作比太极拳要好学得多.可是他怎么也学不会,一个月下来学会了五个式子,有一天没打,又忘了三,最后每天只能打两个式子.就这两个式子,他还教了不少人.
最近收了个徒弟,来跟我学101架.这人有内功基础,大小周天都通了.来的第二次,我就看出来了,是大仙类,没方向感,没动作感.
我在讲安般念的时候,常讲到阿连,阿连修安般念的层次很高,但学太极拳总是走样.一年多把架子学完了,最后打拳时,内劲浑厚,可就是动作走了很多,他学的是杨氏拳,但打出来象王壮弘的王氏太极拳,左边走完了,右边会对称也走一下.
大仙类的人走杨氏会走出陈氏的味道.董老师的拳也有陈氏的味道,不停地转来转去.董师的托词是,孙子要象爷爷才对.
王壮弘的拳架,叶家拳,都属于大仙架.
四类人是对内功不敏感者,这类人到死也不会练出内功来,但是其中的某些人对太极拳情有独钟,他们练不出功夫,却可以编套路做祖师爷.他们编的拳架叫野狐架.
武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就是典型的野狐架.中国现在最有名的内功大师是野狐内功大师.
在我的朋友中大仙类和野狐类走架子一上来就是立体架.我跟他们讲解了这其中的不同之后,倒都同意我的观点,改走平面架.
大仙类和野狐类都喜欢走立体太极拳,所以立体太极拳叫做大仙野狐架.
五 拳架顺序
有些博友看了我的博文,觉得有道理.总结出两句话,并留言如下:修安般念到随息,练太极拳走平面.这话有道理,只是不这么简单.如果修安般念到随息的境界,基本就能到止息的境界,随是随不住地,止了才会停.尽管这不是很高的境界,但对普通有情来说,具有极大的利益,这东西是可以带走的.因为它不是身外之物.
那么练太极拳只要走平面架就可以了么?那是我以前的见解,现在又不同了.
前不久在是乐园认识了一个意大利人,一個朋友告訴我,這人很認真地学习,但收效不大.我看过他的拳架,打得像模像样,此人屁股小,所以看起来比一般人尾闾正,脚落地时走平面太极,从外观看,是很标准的第三代杨氏太极拳.通过攀谈,知道他已经学拳三年多了,我跟他试了下手,脚底下没根,压了一下他的臂,一压就瘪,一点朋劲都没有.一动手,才觉出他的胯一点都没松,我让他打几下拳架,尾闾向后翘,我给他搬正,他说,打拳是要放松啊,你这样调整,根本我就不能松了.
這世间懂得尾闾中正的人原本不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最重要的一把钥匙.
传统杨氏的教法传授的都是第四代拳架,中架子第三代拳架.或在这两者之间,国家规定套路属于三代半拳架.第三代平面架无疑要好些,但对初学者说,也是倒因为果的东东.
要想顺利的找到尾闾,一定要从二代高架拳打起或二代半的中高架.但这种架子不能参加比赛,不能拿金牌.
除武氏拳外,现在较流行的赵堡架,杨氏老六路都是二代架.武氏太极拳最有名的传人是薛乃印,这人是鬼头鬼脑,一脸的歪主意,这人本是上海派武氏太极拳第七代的弟子,转投河北乔老爷的名下就升了一辈.乔老爷一是辈分大,二是有政治背景.对辈分感兴趣的人大多是没功夫的人,为了提升辈分有些人跟他爹称兄道弟,有些人管妈妈叫姐姐.
杨氏八五大架也可以打成二代平面,只要调整身架就好,这才是最正确的练功顺序,打拳要放松,都说先开展后紧凑,那是讲的推手.练拳架要先紧凑,后开展.你要放松的话根本就开展不了,拳架的开展是功夫上身后,内气充沛的结果,李雅轩的架子最开展,因为他的功夫最好.这牵扯到两种练功方法,一种是带着一点力打拳,一种是完全不用力.主张完全不用力的,主要是曼师和雅轩师.
打二代平面太极拳,开始是找不到尾闾的,但要注意收臀,学好架子后,要下点功夫,最好能停止房事两个月,打着打着,气感就有了:一开始的气感较少,之后会越来越强烈,甚至气感能带动调整拳架,这都算不了什么,要练到脚底有轻灵的感觉,才算一段落,这就是郝为真论太极拳里的第一个层次,水中走路.
在第一层次里,因为要收臀,要平衡,一般人是会自动收腹的,收腹是不能作为练功要点的。收腹是没有功夫的自然表现,所以要把腹部松掉,什么是气沉丹田,在这一阶段,把肚子放松就是气沉丹田.但松肚子要慢慢松,要练出高功夫,要开始松身体的各大关节.各大关节一起松是不可能的,传统的方法是要先松肩松肘,这个顺序是不对的.松肩并不很难,但如果先松了肩,沉劲一上身,下面的关节就被压住,就难松了,松关节就松两胯关节,我之前有不少对松胯的描述,,松胯真的很重要,你俩胯真的能全松开,全身其它关节也就差不多了,所以毛竹席说,松开两胯是纲,纲举目张.从最初两胯有要松的意思到胯完全松开,没两年还真下不来.你以为你全松了,可过一阵感觉又松到了一个新的程度,,所以要走平面太极,走立体太极,一上步就把胯压死了.杨澄甫的拳是最好的架子,但你要按我说的顺序来练.
一边松胯,一边要找尾闾中正,正尾闾杨家的两大秘传是走太极猫步和面壁蹲墙术,走太极猫步,步子也不要大,不要大过正常走路,走时收臀,头部平稳,脚不要向两边撇太大,更不要落脚转脚,耽误时间,走猫步是要走量.
蹲墙术是形神庄的辅助功,我以前蹲过,但蹲不多,练太极之后总共蹲不到三百个,我练太极拳十个月后蹲了几天,有一天蹲了六十个,第二天就有尾闾正的感觉,可能是巧合,之后我就再没有蹲了.但猫步从来就没有停.
当松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痛关了,松沉之痛.这关有些人用了十年才过,有些人没过去.主要原因就是尾闾不正.尾闾正了,向下沉得快,内功上身也快.
再讲气沉丹田,我两胯有松动的感觉是练拳九个月,十个月尾闾正.十一个月半肚子松下来了,一松下来尾闾好像往后翘了,陈氏拳的某些师傅认为气沉丹田就要尾闾后翘.这可能是练功的一种方法,是他们的见解.
但我的方法是要把后翘的尾闾再收正.收正以后再松腹,松腹以后再收正.任何时候,尾闾正中都要排在第一位.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是要九蒸九晒.松腹正尾闾也差不多.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修安般念,来腹式呼吸还不行,到随息阶段,尾闾就正了。
松沉之痛的彻底解决,一是尾闾放正,二是两胯关节完全松开.三是要有内功上身.这内功上身的标志就是在松沉之后的脚底轻灵感.郝为真论太极拳的第二层意思,水中游泳.
李雅轩说,重中轻才是功夫就是这个意思,刚进入第二层时松沉之痛还没有完,但好象买了保险一样,你可以松一口气.此时的松沉之痛恢复得很快,练时痛,不练就不痛.我有一次练到一半觉得踝骨痛,就停下了休息.二十分钟后,我又开始练拳,将整套拳打完.
两胯关节松的差不多了,自然就从第二代高架变成二代半中高架.你不要急着打第三代.王壮弘讲的沉重量,飘浮量就要来了,你要根据你的感受,来调整练功的架子和运动量.某著名太极拳专家只能打两遍拳就已经到了极限,说明他这关还没过.他的架子太低了,内功的程度跟不上.
松沉之痛完全过了以后,是一周一个变化。要加大运动量.杨家拳的松沉劲和轻灵劲是好东西.此时再来注意松肩.松胯是修理自己,松肩是修理别人.自己还没修理好,是不能修理别人的.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成仙之路-安般太极拳法62 狐仙与拳架的顺序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