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科学安般守意观息篇(中)
還是要將四觀五還六淨按我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將其解釋完畢,觀者,觀息也,用定力觀此息進息出,息遍全身。還者,觀心意識也。觀息為觀,觀心為還。淨者,靜慮也。初還為還,細還為淨,靜慮者,禪那也。即禪的境界。
從以上文字可看出,從不見身形的未到地定,到初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缺少禪定傳統的中國,一個止字把修道者都止住了。這止字真用得不妙。何者為道,禪定即是道,如果修行者能達到禪的境界,他的心態就超出人道的範圍,已入仙道。
完成止息階段的修行后,來到的是一個十字路口,有三條路可供修行者選擇。
一 左道旁門,修安般守意到未道地定之後,不戀此定,可意守丹田,服氣修身。一般都能很快地打通經絡,且功能境界高于一般練氣者,氣可走骨,可走筋肉,走經絡,走毛皮。但轉來轉去還會囘到未到地定。或用此定力修習内家拳术,成武林高手。或用此定力,修習醫道巫道,替人治病,賺些錢財。
二 印度傳統的四禪八定,成功者可按其意願轉生色界禪天。此為仙道。
三 釋迦牟尼所傳解脫之法,上座部南傳佛教保留有完整的科學的次第修行方法。此為道上之道,此法為真正佛法。
對於左道旁門,不想細説,中國傳統的修道方法就是服氣練丹,似乎出偏者眾,練死的也有,成功者少之又少,所以道學也叫玄學,真他媽的玄。在唐朝,練丹者就有這樣的記載,“自服氣以來,貌暌老,寡歡愉”。但如果按科學安般守意的次第來練,成功率高,出偏率少。
仙道與佛道,我將按照之前在新浪博中轉的《沙門果經》中一些部分來次第解釋,《沙門果經》是真正的佛經,不同于那些廢銅爛鐵,包金裝飾。事实上,在佛陀涅磐四百五十年后出現的大乘佛經,皆非佛說。
從我自己的感受說起,行安般守意到止息的階段,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會發生變化,在欲界止定期間,身體會自然正直,成爲牌位先生。跟隨身體的變化,心意識的變化也越來越明顯,隨著定力的增強,觀注身心的能力自然呈現,你會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想什麽,也能知道這想法是對的還是錯的,是如理作意還是不如理作意。這就有了糾正自己意識的能力。保持正念正知的同時,能夠自覺地持守戒律。也有人在定中悟到,持戒是修定的基礎。
太極拳也有修定的能力,太極拳的高級境界是以定力念力擊人。鄭曼青說,他練了五十年才懂得什麽是松,松就是放下布袋,何其自在,妻子兒女,皆為布袋。定力達到一定強度之時,心意識將逐漸有能力克服對外界所緣的引力。而此時,人們所守護六根的能力也越來越強。當然這只能説明定力對人的影響,曼師也不是一個佛教徒。
接下來的變化是查知普通人所追求的身外之物,意義不大,放棄一般人的追求和目的,人將變得容易滿足。
這些在修定之初獲得的心理變化,在《沙門果經》也被列爲最初的沙門果,之後,繼續修行,此時的目的在於克服五蓋,在修行之前先要离盖。盖(nivarana),是障盖、障碍的意思。盖一共有五种,称为“五盖”。它们依次是:
1、欲贪;2、瞋恚;3、昏沉睡眠;4、掉举追悔;5、疑。
它们是七种不善心所,即:
1、贪心所;2、瞋心所;3、昏沉心所;4、睡眠心所;5、掉举心所;6、恶作心所;7、疑心所。
如果禅修者有了这五盖的任何一种,没有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不能培育,已经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会退失。因此,禅修必须先排除这些心的障盖。
關於禪定,這裡需要説明,禪定不是佛教所特有,修習禪定是共法,從中囯大乘佛教有關記述禪定的文字看,一般認爲入未到地定之後,保持此定不變,或經一周,或經一月,或經一年,將由動觸而起再入初禪境界。
平心而論,在所能找到的所有安般念禪修資料當中,在從數息開始到未到地定这一階段,科學安般守意描述得最詳細,我是以北傳佛教中的資料作爲基礎結合體悟而寫出。但到禪定階段,無疑上座部南傳佛教的教法顯得科學有秩序。如果沒有正確的指導,從未到地定到初禪將是一個永遠無法跨過的鴻溝。這之間就好像由業餘走向專業。我周圍很多人都能達到未到地定,包括我太太跟我學數呼吸現在也能達未到地定。但沒有人講自己達到禪定的境界。也許達到了也不能講。
安般太極拳法認爲,達到禪的境界,就是仙,所以此書名為成仙之路也算真實不虛,但達到禪的境界是不容易的,由人到仙的過程,就好像同仁堂的六味地黃丸,要經過九蒸九曬,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碳原子構成,但要把石墨變成金剛石,需要高溫高壓。
下面的資料來自緬甸帕奧禪師的禪法:
只应觉知气息进出时经过鼻孔接触点的时间长短,觉知有时入出息的时间长,有时入出息的时间短,但不应故意使气息变长或变短。对於某些禪修者而言,禪相可能会在此阶段出现。然而,若能如此平静地专注约一小时,禪相仍然未出现,禪修者则应觉知整个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全息;息之全身;息之初、中、后)。如此修行时,禪相可能会出现。如果禪相出现,不应立刻转移注意力至禪相,而应继续觉知气息。如果平静地觉知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气息持续约一小时,禪相仍然没有出现,则应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於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不应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气息变得平静,因为这样做将使定力退失。在这阶段,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於气息。以此方法修行,气息将变得更平静,禪相也可能会出现。在禅相即将出现之时,许多禪修者会遇到一些困难。大多数禪修者发现气息变得非常微细而不能清楚地觉知气息。如果这种现象发生,禪修者应保持觉知的心,在之前还能注意到气息的那一点等待气息重现。禅相是修行禪定时心专注的对象,是心的影像或概念。禪相一般上基於色法而产生,所以取此相为所缘而达到的禪定属于色界定。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禅相并非人人相同。不同的人会生起不同形态的禅相,因为禅相从「想」而生。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禪相大多数是取相,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当禪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当禪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达到这阶段时,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禅相,不要让禅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变它的形状或外观。若如此做,定力将停滞且无法继续提升,禪相也可能因此消失。所以,当禪相首次出现时,不要把专注力从气息移到禪相。若禅相出现在禪修者面前远处,则不要注意它,而只是继续专注于经过接触点的气息,禅相会自动移近并停留在接触点上。若禅相在接触点出现并保持稳定,而且似乎禅相就是气息,气息就是禅相,此时就可以忘记气息,只专注于禅相。保持注意力于禅相时,它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保持平静地专注於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或更久,它会变得清澈、明亮及光耀,这就是似相。到了这阶段,禪修者应下定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於似相一小时、两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在这阶段,禅修者将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近行定是进入禅那之前非常接近禪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禅那(心的完全专一状态)。
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对象,二者的差别在于:近行定的诸禅支尚未开展到完全强而有力。由于这缘故,在近行定时有分心(生命相续流)还能生起,而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心。经验到这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好象呼吸也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槃。事实上心还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察觉它而已,因为有分心非常微细。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够继续提升定力,禅修者必须借助五根:信、精进、念、定、慧来策励心,并使心专注、固定于似相。信是指相信修安般念能够证入禅那;精进是指致力於修安般念至禅那的阶段;念是指不忘失安般念的所缘;定是指心毫不动摇地专注安般念的所缘;慧是指明了安般念的所缘。当五根得到充分培育时,定力将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达到禅那时,心将持续不间断地觉知似相,并可能维持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心持续地专注于似相一小时或两小时之后,禅修者应尝试辨识心脏里意门(有分识,有分心)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处。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能辨识到依靠心所依处的意门以及呈现在意门的似相后,应尝试逐一地辨识寻、伺、喜、乐及一境性这五禅支,一次辨识一个禅支。持续不断地修行,直到能同时辨识所有的五个禅支。
初禅的五禅支是:寻:将心导向及安置于似相;伺:保持心持续地注意似相;喜:喜欢似相;乐: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一境性:对似相的一心专注。它们个别分开来说称为禅支,但整体合起来则称为禅那。刚开始修行禅那时,应练习长时间进入禅那,而不应花费太多时间辨识禅支。同时,也应练习初禅的五自在: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之后辨识诸禅支;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刻入定;住定自在:能够随自己预定的意愿住定多久;出定自在:能够在所预定的时间出定;省察自在:能够辨识诸禅支。熟练地掌握了初禅之后,可以进而次第地修习第二禅、第三禅与第四禅,以及它们的五自在。禅修者的定力将随著修行四种禅那而增强,呼吸逐渐变得愈来愈平静。在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禅修者通过修行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并修成五自在之后,当禅定产生出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继续修行三十二身分、不净观、白遍、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死随念、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舍心观、四无色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其他止禅业处,也可以转修观禅(毗婆舍那)。
按《沙門果經》中的次第,若去除五盖之后产生的定力再加以提升,就能成就初禅,也就是第一种「更殊胜」的沙门果。当每一种禅那受到掌握与超越之后,就能成就更上一层的禅那,也就是比之前「更殊胜与崇高」的沙门果(第77-84节)。虽然诸禅还是世间的成就,并非属于佛教专有,也不能确保证悟,但是从佛陀一贯地把它们包括在渐次学里这一项事实,它显示(我们)不能以它们可能会导致沉迷于禅悦而脱离正道的理由来排除它们。即使它们不是证悟出世间道果的必备条件,佛陀称赞且鼓励(我们培育)它们,以作为体验当下可证的涅盘之乐的前奏,也作为一种强力工具,以便获得有助于开展智能的定力。
对于每一种禅那,佛陀都以能够绘画出其细微差异、且极其优美的譬喻来阐明。这一连串延续至接下来的沙门果的譬喻把经文所述的高层次精神体验以日常生活的影像具体地表现出来。这些既丰富且优美的譬喻把《沙门果经》的气氛提升至它们所产生的高度欢喜赞叹。
《沙門果經》談到的禪定:
初禅77. 他远离感官欲乐,远离不善法,进入并安住于有寻有伺、充满由远离而生起之喜乐的初禅。他以由远离而生的喜乐灌注、渗透、浸泡、充满他的全身,因此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份不被此喜乐所充满。
78. 大王,假设有一个善巧的侍浴者或他的学徒,将肥皂粉倒入金属盆中,洒上水而将它揉捏成粉球,使得此肥皂粉球内外都被水分所渗透、包含、充满,但还不至于有水滴下来的程度。同样地,大王,他以由远离而生的喜乐灌注、渗透、浸泡、充满比丘的全身,因此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份不被此喜乐所充满。大王,这是比前面那些更殊胜与崇高的可见之沙门果。
第二禅79. 再者,大王,止息寻与伺之后,比丘进入并安住于伴随着自信与定心、无寻无伺、充满由定而生起之喜乐的第二禅。由定而生的喜乐灌注、渗透、浸泡、充满他的全身,因此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份不被此喜乐所充满。
80. 大王,假设有一个湖水由底部涌上来的深湖。既没有从东、西、南、北各方向而来的水流入此湖,也没有时而降下的雨水注满此湖,但是从湖底涌上来的一道冷水灌注、渗透、浸泡、充满了这整个湖,因此这整个湖没有任何部份不被冷水所充满。同样地,大王,由定而生的喜乐灌注、渗透、浸泡、充满比丘的全身,因此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份不被此喜乐所充满。大王,这也是比前面那些更殊胜与崇高的可见之沙门果。
第三禅81. 再者,大王,喜消退之后,比丘安住于平静、正念与正知,并且他的身体感受到快乐。于是他进入并安住于圣者们所宣示:『他以平静与正念快乐地安住。』的第三禅。此无喜之乐灌注、渗透、浸泡、充满他的全身,因此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份不被此乐所充满。
82. 大王,假设在一个莲花池中,有生于水中、长于水中、从未长出水外、就在水中繁茂的青色、白色、或红色莲花,冷水灌注、渗透、浸泡、充满它们,从顶部到根部,因此那些莲花没有任何部份不被冷水所充满。同样地,大王,无喜之乐灌注、渗透、浸泡、充满比丘的全身,因此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份不被此乐所充满。大王,这也是比前面那些更殊胜与崇高的可见之沙门果。
第四禅 83. 再者,大王,由于舍弃了乐与苦,以及先前喜与忧的消逝,比丘进入并安住于无苦无乐、具有因舍心而完全净化之正念的第四禅。他以清净、光明的心遍布全身地坐着,因此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份不被清净、光明的心所遍布。84. 大王,假设有人以白布从头到脚覆盖自己地坐着,使得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份不被白布所遍布。同样地,大王,比丘以清净、光明的心遍布全身地坐着,因此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份不被清净、光明的心所遍布。大王,这也是比前面那些更殊胜与崇高的可见之沙门果。
ろ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成仙之路-安般太极拳法57 观息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