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改拳容易学拳难
有些人比较敏感,练拳不久就有这样那样的感觉,有些人把他们的感觉讲给我,问我对不对.人是不同的人,感觉就会不一样.在最初练的时候,如果你想练出一点东西,就必须下大的功夫,如果你下了大的功夫,那感觉就是浑身酸痛浑身累.这也要讲一下学习的技巧,你要分得清什么是西瓜,什么是芝麻.感觉也是这样,要知道大的感觉.
澄师文化水准的高低很难看得出,因为留下来的作品都是别人代笔,但看来他的品味不低,几部传世之作大都是文言文.澄师喜欢用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来形容修练太极拳功成身后的感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澄师的感觉和郝月如的’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在腾挪,身体有如旋空’如出一辙.讲白了,就是失重感.这种失重感是有物质基础的,《阿毗达摩论》列举了二十八种色法,其中有色轻快性,色柔软性和色适应性.
达到这种失重感的前提就是腹内松静,呼吸缓畅,关节松开,尾闾中正.
有些人的关节原本就是松的,而太极拳的关节是要求有加持重力的情况下仍能松开.所以这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曾看到北京某内功大师在香港讲授如何放松关节,他说松时一热,呼的一热就松了.这是骗人的,松的关节就是松的,永远都是松的,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
说到感觉,别人的感觉也许比自己的感觉更重要.
李雅轩云:过去曾有人问杨澄甫老师曰:"未见您用多大的劲,何以将人打出那样远,打的那样脆呢?”杨老师答曰:”我是松着劲打的.”有人问杨少侯先生曰:"您发劲时看着是很松软的,如这样子松软还能有力吗?少侯先生答曰:"就是因为松着劲软软的,打出劲去,才大的很咧.”打人谁都会,但能松着劲打人的只有太极拳功夫练到家的人.松着劲为什么还能打人呢?这一点你看了拙著后文<太极内劲分陈扬>后就明白了.
澄师在太极之练习谈中写到:
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故研究此道者,须经过一定之程序与相当之时日,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固不可少,而最紧要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锻炼。否则谈论终日,思慕经年,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者,未有逐日功夫。古人所谓,终思无益,不如学也。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摹练,无论老幼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
澄师在这段文字中指出,太极拳是一种综合复杂的技能,需要良师益友的指点,而最重要的是,在自身逐日之锻炼.这段文字大概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现在来说,学太极拳比过去方便多了.这也是网络时代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因此自身方面的因素就更为重要.一位学有所成的太极名家亲自对我说,虽然他有机会拜过几个名师,但他认为还是自己的努力最重要.
目前的传统大都是夸大师承的作用,忽视个人努力的结果.这其实只是符合商业利益.传统武术可以学到一些江湖经验,但不能上擂台.说实话的人是极少数,我转赵道新,转梅惠志的文字,是为了表明我的立场.这是两个讲真话的人.
传统武术另一句著名的谎言就是学拳容易改拳难.
以澄师为例,从头到尾跟澄师学出功夫的可能就是大公子杨振铭一位.其十大弟子无一不是在澄师这里得到改拳修正.
武汇川和李雅轩是少林拳出身.
崔毅士和董英杰是李香远的弟子.说崔毅士1909年跟澄师学习值得怀疑,1909年崔毅士只有十七岁.
郑曼青跟澄师学拳后,又跟着张钦霖改拳.
张钦霖,田兆麟,牛春明都是杨健侯的传授在先.澄师有了鸡鸣习武的过程,到后来自然达者为师.
褚桂庭练太极拳前就是技击名家.
陈微明原是孙录堂的弟子.
看来不是学拳容易改拳难,而是改拳容易学拳难.
附:黄元秀谈杨家太极拳
北京杨家派,即世称“杨无敌”的杨禄禅先生所传,有杨班侯、杨健侯、杨梦祥、杨澄甫、许禹生、吴鉴泉等等,所习亦各不同,大致分为大架子与小架子两种。余尝以此事问之澄甫先生,答曰:“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初习者宜大架子,能使筋骨舒适,血气充行,搞定方位,表示功夫。到运用时,要快要便,宜小架子也。家先(提供者接:指杨少侯)现在练的,都是打人法则”。其意若曰,倘若在平稳静水之中,尚不能游泳,欲涉惊涛骇浪之江海可乎?有如习骑马,粗浅之慢步未有把握,而欲跳跃障碍物可乎?古人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近,实为至理名言。总之,打人之事,非日常所需,而健康实为须臾不可相离。试问吾辈,何者为要?本人所说,皆属平庸之谈,卑无高论,倘读者能循次而进,日计不足,月计有余,于健康上不无稗益。至于惊奇骇俗之谈,好高骜远之谈,是非鄙人所知矣。近日一般学者(非徒弟之列,指普通学者),往往求速求快,最好将太极拳五六步功夫、数十年学力,在一两月内学成。故近年学太极拳者,由北而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浸至于珠江流域,不下数十万人。即以浙江省而论,十几年来,亦有数千人.至今能稍有成就者,寥如晨星。即以普通能在推手上,将掤、捋、挤、按四字分得清楚者,亦不多见。其原因何在耶?一在求速,二在无恒,好高骛远者,决难成就。总之,吾人先从基础上练起,决无错误。第一求气血充足,然后能精神饱满,身体强健,务使架式正确,举动合法,使其有利而无弊循序而渐进不在思想之急迫,而在学力之勤惰与方法稳妥否也。杨梦祥(编者:即杨少候)先生拳架小而刚,动作快而沉,常使冷劲、断劲,偶一交手,肌肤辄痛,所指示者,类多应用方式,其工夫确得乃祖真传,惜非常人所能学,文弱者不堪承教,无根底者,无从领悟。且性情刚烈,颇有其伯父杨班候之遗风,同志中每兴难学之慨,故其名虽盛,其徒不多。
澄甫先生(即梦祥先生之胞弟)架子开展而柔顺,手法绵软而沉重,所谓丝绵裹铁弹,柔中有刚,好太极拳者均欢迎之。但仍不愿与其推手者,每一发劲,辄被扑跌寻丈以外为弟子者仍难领受其内劲滋味。余常问澄甫先生,教人何必如此。先生曰,如此,无以示其劲,若随随便便,模模糊糊,尔等何必来,岂不徒耗光阴,虚靡金钱耶?十八年秋(1929年秋),杨澄甫先生为浙江国术馆教务长,余常与推手。某次比演双按,杨老师顺势一扑,其手指并未沾着余之衣襟,而余胸中隐隐作痛移时。
照常理而论,手臂既未接着,何来疼痛之感,殆所谓拳风者耶?余询之杨老师,杨曰:内劲耳,气耳。余至今仍不解其所以然也。据田绍先先生(即田兆麟)说,当年学习时,以拳劲击杨健侯老先生之腹,老先生腹一鼓,田已跌出庭外。而老先生仍安坐椅上,手持烟筒,呼吸如常,若不知有所举动者。后与澄甫比试被击于右肋而痛于左肋者月余。凡此种种,皆为技术上不可思议之事也。然考绍先之工夫,其手法之妙、出劲之沉,实非普通太极拳师所能望其项背。余非为其宣传,凡习太极拳有历史者,莫不知田绍先为太极拳名家也。他和武汇川(1890~1936)、褚桂亭(1892—1977)、陈微明(1882—1958)、董英杰(1897~1961)诸君,同为澄甫先生入室弟子,行道于南北者亦有年,声誉籍籍,颇为社会上人士所钦仰而手法各有不同理论亦各有其是。其他私淑者可知矣。以上所说拳法,各有特长,各尽其妙,不能从同,亦不能强同,其中并无轩轾可分,在学者更不得是此而非彼。要知种艺术,能立千年而不废,博得一般人士之信仰,其中确有不可磨灭之精义,令人莫测之妙用存焉。
据以上情况,无论系何师,一家所传,一人所传,其动作多少,皆不能同,亦不必尽同。不仅太极拳如此即弹腿一门有练十路者有练十二路者。此为回教门之艺,尚且有两种之分。又若少林门各拳,有岳家手法,有宋太祖拳,此传彼授,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惟情论总须一致,设或理论不同,则其宗派显然有别,不得谓为同门矣。以此质之海内专家以为如何?
练拳一:练太极拳全套架式,每日学一二式,继续不断,以常人资质,约月可以学全。须经两月之改正。再加月之苦练,共计四个月,其式样姿势,即离开师傅一年,可以不致变换。若仅一月光阴,粗知大略,不经改正,则不得谓之学会。因稍有间断,其方向与动作早已走变矣。但每日仍须复习,不可间断,若每日两遍,能使纯熟,每日三遍,能增功夫,每日一遍,不过不忘而已。
练拳二学习拳架,自第一动起,至末尾止,谓之一套。其中名目百余,式式皆要紧密周到,而且要轻灵沉着,无有一式可以随便,无有一式可以丢顶。丢者离也,顶者僵也。四肢百骸从轻,从绵,从柔,轻而不可忽,绵而不可断,柔而不可疏。若注意而起僵劲,此所谓顶,便离太极门径矣,初学者切宜注意之。
练拳三:练太极拳趟,其经过时间是愈长愈妙,有练一遍需40分钟以外者。练慢之后,亦需练快,有以几分钟内练完也有更快练法的。无论慢快,总以均匀为贵。谱曰:“无使有缺陷处,毋使有凹凸处,毋使有断续处”。初学之人练一遍,最少八分至十分钟。如经过五六年后,工夫略深,即可练快,惟须式式到家,不可因快而草率。至于架式分三种:初练宜高架子,继则四平架子(眼平、手平、腿平、裆平),再则功夫日深,逐渐近于低架子矣。由高而平而低,皆从工夫上来,不可强求,否则弊病百出,无益于学者。
练拳四:练架子外面注意动作务使均匀,谱曰:“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内部呼吸亦要均匀,若无事然。万勿并(编者:疑为“屏”字,有待高明释疑)气,心意不可呆滞,谱曰:“精神能提得起而无滞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换虚实也”。此外,各变劲工夫,例如本系提手上势之劲,一变而为白鹤亮翅之劲,再变而为搂膝拗步之劲。各式各气,各式各劲,由此式而变彼式,交接之后,换式换法,换法换意,由换意而换气,由换气而换劲。此中变换转动之间,与学者内部之意气运用外部之四肢伸转开台有极大关系务须依照谱中各论,而适台之。
练拳五:所谓增工夫者,即学者之气,日渐增长,不致气喘身摇,手足日渐轻灵,腿腰日渐柔顺,手掌足底日渐增厚,头部与两太阳穴日渐充满,精神充足,思虑周到,发声洪亮,耐饥耐寒,能镇定,能任劳,饮食充分,睡眠酣适等等。
练拳六:修养拳技、拳法,虽皆有益,而学者,身体亦有相宜,乃有博学与选学之分别。如年富力强、环境许可者,不妨由博而约,各家门径,均可涉猎,结果则专修门。若年事已长,且有业务关系者则选其与己相宜者习练之,易于得益也。
练拳七:例如身躯肥大者可学通臂拳、摔角等技;如身材中等而强壮者,可学搓角拳(编者:不知此系何拳,疑为“戳脚”之讹,待考)、八极拳、太祖拳,形意拳等技;如身体轻灵小巧者,可学地躺拳、猴拳、醉八仙拳等技,如年事已久、身体柔弱者,可学八卦掌、太极拳、金刚十二法等技。中国拳技繁多,今余不过举其大概而已。
练拳八:专练拳架,是为运动卫身之术,修己之事也。学推手与散手,为攻避之法及练劲之术,敌人之事也。若年事已久,身有宿疾者,专练拳架,亦可却病延年。如年力富强,环境优裕,尽可专聘名师,为升堂人室之研究。
练拳九:据友人云,太极拳中各式,实兼备各家拳式,全套中有八种法,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又有八种劲如退步跨虎为开劲,提手上势为合劲,海底针为降劲,白鹤亮翅为提劲,搂膝拗步为进劲,倒撵猴为退劲,抱虎归山为右转劲,肘底看锤为左转劲。又有八种式,如十字手、少林门为平马式;搂膝拗步,少林门为攻步式;下势,少林门为仆腿式;金鸡独立少林门为独立势;手挥琵琶,少林门为太极式;搬拦捶,少林门为坐盘式;栽捶,少林门为麒麟式;跨虎,少林门为悬脚式,共为八式。无论何种拳法,总不外此八式,故称拳师为“把势者”,实即八式之讹也。《八快歌》:行如风,站如钉,升如猿,降如鹰,捶赛流星,眼如电,腰如蛇行脚赛钻”。传统太极拳除八法八式之外,尚有八腿,如翅、蹬、起、摆、接、套、衬、采。清末时所练者仅有四腿,如左右翅脚(即踢脚)、转身蹬脚、二起脚、摆莲脚。现在竟致仅练翅、蹬、摆三脚,其他四法更无所闻。如接者,见敌腿来时,以我之腿,接敌腿而踢之,才谓之接脚。套者,见敌腿来时,套出而踢之。若敌从左方踢来,我套在右方踢之,若敌从右方踢来,我套在左方踢之,谓之套脚。衬者以我之脚踢敌脚内侧方,如衬其内,谓之衬脚。采者,即以脚横斜而采之,用在敌来我侧方时踢之,谓之采脚。此四脚极不易练,亦不易用,须有长久单练工夫为之辅助,不然不能应用自如。后来般教太极拳者,困不能使人人普遍学习,且年长身弱之人,实难习练,故除去之,但其应用之巧妙,踢法之齐备不可不表而出之也。
踢腿要领:有“直、起、风、波“四字。直者,踢腿蹬脚,无论向前向侧,总须要直,若不挺直,不能贯彻功夫;起者:高也。踢腿蹬脚,皆要高.能高可满足企图,最小限度,也得踢过腰,练时能高,用时可以如意,风者:踢出蹬出时,央而有风声,此言其快不快无风,即不能出劲;波者:踢出之腿自腰际至脚尖,有波浪形状,表示腿劲贯到脚尖之意。有此四字,可以称踢脚要领齐备。不仅太极拳如是,无论何门何拳,基本要领,莫不如是,踢脚和踢腿不同,以脚尖、脚边、脚掌击人者,谓之踢脚蹬腿。以腿之全部打人或以腿之后跟打人者,谓之踢腿,其要领同。据此道中人云:“手如两扇门,全靠腿打人”、“八式无真假,指上便打下”,足见用腿之重要矣。
练拳十:习练拳术,最要注意手眼、身法、步五大项。所谓手者,即掌、拳、肘和腕等动法;所谓眼者,即左顾右盼,或向上向下等看法;所谓身者,即肩腰胯等动法,如含胸拔背、转换等等;所谓法者,即拳术各种名式,如太极拳中各名称红拳中各名称、花拳中各名称,各拳各路,各套各法,不胜其述,要皆拳路中打人之方法也;所谓步者,是练拳人最易疏忽而最重要之事,步为根基,快速在步,稳固亦在步,着与不着在步巧与不巧而在步。此道中人曰:“手到脚不到,自去寻苦恼,低头与弯腰,传授定不高”,此两句话,五种方法皆说到矣。
吴永霖注:到此为止,这些文字黄贵元秀老先生所写的太极拳要义。笔者在1964年11月住上海教月,帮助褚老师在人民公园教拳(晚上7:30—9:00,教形意拳)时,休息天在褚老师家中所抄录资料的一小部分,那时拳书买不到。只有抄录,我借抄的书有许多本。当时顾留馨老师要褚老师将传统形意拳教出来,褚老师因年事已高(73岁),就要我代为上课,由顾老师指派干事组织学员。我教十二形三个月,授课时褚老师亦在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成仙之路-安般太极拳法118 改拳容易学拳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