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空谈引进落空谈(上)
人们对太极拳的现状多有不满。我最初也是这样。不过现在心里越来越平静,通过自身的体验,认为一切也都在合理之中。太极拳易学难精,但还是有不少人苦苦追求,这要看你有什么样的要求了,有位上过擂台,能推能打的前辈高人在练了一辈子,也教了一辈子太极拳后说,太极拳有可能一代也出不了一个人。
太极拳与其它拳种不同的地方,就是要求在技击当中,能够四两拨千斤,能够引进落空。但在现实上能做到的人是少之又少。武禹襄讲到过引进落空。但对引进落空谈的最多的也是最经典的是李亦畬。
李亦畬在他的《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言: 昔人云:"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语甚概括,初学未由领悟,余加数语以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从入,庶日进有功矣。
下面的话为重点之一:
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
李亦畬讲的很明白,要想能做到引进落空,首先要知己知彼,知己知彼需要舍己从人,这种舍己从人是要建立在得机得势的基础上。而要得机得势,必须把自己练成周身一家。武禹襄讲,如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在腰腿。一般人认为,腰腿功夫是周身一家,得机得势的关键。但李亦畬讲到,周身无有缺陷才能够算的上周身一家。而周身无有缺陷,先要能够做到神气鼓荡。
讲一下什么是神气鼓荡,先谈神气,神是心识,气是气感。普通人的心识受贪欲和掉举的影响,无法自控,你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除非有特定的吸引你的目标。而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心识又被特定的目标所吸引控制。也就是心识很少有在家的时候。家就是你的心和身。练太极拳有收拢心神的作用,高手打拳,身心合一。平常人打拳,身心合一的成分减少,走神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什么呢,因为你心识不听话,缺练。用心来关照自己的一举一动,这就是身念处。但保持念处需要你有这能力。张义敬讲李雅轩打拳跟别人不同,显出一个静字。也是如此。也是心与身合的的动作状况。
这跟人的天分有关,有些人学太极拳很快就有气感,气感越强,你身念处的能力就越强,因为气感会吸引你的心识,使你打拳时心神归身。
再来谈练安般念,修安般念到随息和止息的成度时,很容易保持身念处,一个人随时保持身念处时,做事的成功率会高。练太极拳进步也会快。
李亦畬只讲了一句神气鼓荡,也就是说他能做到神气归身,随身而动。
李亦畬接者讲的下面的东西更为重要:
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臂相系,下于两腿相随。
上面这段的意思是:保持身念住是一种能力,但仍须全神惯注,聚精会神。如果要能做到这一点,就要神气收敛入骨。
神气入骨有两种解释,首先太极拳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的感觉气功。而气功的功夫是需要积累的。当最初有气感感觉的时候,感觉是很强的。但这最初的感觉会变弱。甚至消失。有些气功师说,气感就是神气,感觉消失是神气进骨了,所以感觉不到。之后功夫较深了,神气又来,又消失,又进骨了。所以神气入骨一是指积累。是不是真的神气入骨呢?有功夫的太极拳师的骨头是很重的。另现代医学显示,打太极拳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看来像是真的。神气入骨的另一种解释是要把神气意念集中在脊椎。这需要你的脊椎要有感觉。你的功夫要练到脊椎。
要怎样才能神气入骨呢?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骨前节有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前节是指两个胯关节之前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整个的两条腿。要把两条腿练出来,而且胯膝踝三个关节松开,做到我以前常说一腿三折。有些人下了功夫,但没做到两股前节有力,变成了两腿膝盖损坏。所以下功夫也要注意平衡,两膝盖是不能伤的。出状况就要减量甚至暂停练习。这两条腿是要下大功夫的。一般踝关节松了,胯关节松了,膝盖关节也就松了。膝盖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等要能够适应因自身松沉引起的沉重。功夫越深就越重,所以膝盖可能不只疼一回。擎起彼身借彼力,首先要能擎起自己。双腿擎起别人,单腿要能擎起自己。这其中非要吃大苦耐大劳不可。李雅轩可以连续走几个小时猫步,所以李雅轩的两股前节有力。李雅轩讲练拳要大松大软。真的大松大软是以两股前节有力为前提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成仙之路-安般太极拳法104 空谈引进落空谈